白芨滩上的誓言
——信息工程学院参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动
眼前的绿色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荒漠,只有低矮的灌木和草丛下闪现的黄沙提醒着我们这片土地上那段悲壮的过往。
2020年10月4日,信息工程学院党委联合信息工程学院分工会组织教职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2020年信息工程学院秋游活动,全体教职工前往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观学习。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大家从塞上江南的银川来到了灵武白芨滩。一路上大伙不住地望着窗外的远方,搜寻着心中的那片大漠。每一个人都想全身心地浸润在沙的海洋中,感受这片西部的海带来的空灵和悠远。
“这里就是毛乌素沙漠?”
“爸爸,我们到沙漠了吗?这里可以滑沙吗?”
望着车窗外的景色,同行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不时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公路两
旁高耸的白杨,卫士一般守护着这条黑色的天路。松树、铺地杉、芨芨草……,这些叫得上和叫不上名字的绿色元素铺满了苍茫的大地,它似一条绿毯牢牢地罩住了脚下这片让人爱恨交织的黄沙。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孙莉书记为大家做了简单讲解。
毛乌素沙漠在宁夏境内分布面积1102.5万亩,占毛乌素沙漠面积的12.32%,占宁夏沙漠化土地面积的59.8%。宁夏东部的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全县曾经52%的土地被毛乌素沙地侵占,75%的人口和耕地基本处在荒漠化之中。
上世纪90年代,盐池县一年中有一百多天是扬沙天气。那些年,毛乌素沙漠周边沙化严重,沙漠以每年几十米的速度向灵武地区推进。沙进人退,很多百姓离开了祖辈生活过的土地,搬迁到陌生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人们开始了深深的思考。
怎么办?难道让这无情的沙漠不断吞噬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难道我们只能过着逃离黄沙,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人定胜天!我们一定能赶走沙漠,找寻回曾今的那些美好!
王有德,人民楷模,科学治沙的探路人。40多年来他带领数百名宁夏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干部职工运用扎麦草方格的方法坚持治沙,在浩瀚的毛乌素沙地织成了锁住风沙的茫茫绿网,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以及两岸万顷良田。
“黄沙裹满了裤腿,汗水湿透了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天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在这片土地上,正是有千千万万王有德这样为了初心和梦想,将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献给这片土地的人们,才让春重新回到了人间。
听完讲解,大家站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凝望着远方,心中默默地许下了自己的心愿,“我愿做一棵无名的小草,守护这片广袤的大地;我愿做春的使者,把绿色的爱洒遍家乡的山水;我愿做一支洁白的粉笔,在三尺讲台书写自己美丽的人生。”
这就是我们宁大信工人,深耕于这片土地上的教育工作者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