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超,1992年生,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邮箱:jinchaohu@nxu.edu.cn。研究方向: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智能感知决策。近年来在智能交通、智能车辆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篇,包括 IEEE Tra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篇,中科院1区)、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等。已获授权国家(中国)发明专利9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目前为国际期刊IEEE T-ITS、IEEE T-IE、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等智能交通、智能车辆、人工智能多个领域的期刊审稿人。
胡锦超,1992年生,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邮箱:jinchaohu@nxu.edu.cn。研究方向: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智能感知决策。近年来在智能交通、智能车辆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篇,包括 IEEE Tra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篇,中科院1区)、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等。已获授权国家(中国)发明专利9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目前为国际期刊IEEE T-ITS、IEEE T-IE、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等智能交通、智能车辆、人工智能多个领域的期刊审稿人。
邓箴,1984年生,博士,准聘副教授,宁夏科技托举工程人才,硕士生导师,邮箱:dengzhen1025@163.com。研究方向:深度学习、图形图像处理、多模态表征以及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主持及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邓箴,1984年生,博士,准聘副教授,宁夏科技托举工程人才,硕士生导师,邮箱:dengzhen1025@163.com。研究方向:深度学习、图形图像处理、多模态表征以及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主持及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吕鹏远,1990年生,博士,副教授,博导,宁夏青年科技托举人才。邮箱:lpydtc@126.com。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方向: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农业遥感。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SCI论文1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现为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委会委员,ACM SIGSPATIAL中国分会执委,担任多个遥感领域SCI期刊审稿人。
吕鹏远,1990年生,博士,副教授,博导,宁夏青年科技托举人才。邮箱:lpydtc@126.com。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方向: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农业遥感。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SCI论文1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现为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委会委员,ACM SIGSPATIAL中国分会执委,担任多个遥感领域SCI期刊审稿人。
个人简介:冶平,1990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邮箱:yeping@nxu.edu.xn。研究方向:多模态融合与感知、目标跟踪、图像融合。近年来,已发表SCI论文期刊论文6篇,其中以第1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中科院二区期刊,影响因子5.9)、Remote Sensing(中科院二区期刊,影响因子4.1)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计算机视觉领域CCF-A类会议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著2项。学术成果如表1所示。目前为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期刊、British Machine Vision Conference (BMVC)会议等模式识别、多模态融合研究方向的审稿人。作为项目骨干或参研单位技术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多个国防预研项目。在多模态信息融合、目标跟踪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指导学生在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信息融合挑战赛——“杰瑞杯”海面RGB-T目标跟踪竞赛二等奖(全国排名第4)。除此之外,申请人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已申请自治区重点项目1项。招生信息:欢迎积极上进、基础扎实、编程能力突出,对多模态融合与感知、具身智能等有研究热情和兴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与我交流联系。 科研情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非完备信息下多源动态异构图像鲁棒融合跟踪方法(NSFC 61673270)。已结题,学术骨干。2.人...
个人简介:冶平,1990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邮箱:yeping@nxu.edu.xn。研究方向:多模态融合与感知、目标跟踪、图像融合。近年来,已发表SCI论文期刊论文6篇,其中以第1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中科院二区期刊,影响因子5.9)、Remote Sensing(中科院二区期刊,影响因子4.1)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计算机视觉领域CCF-A类会议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著2项。学术成果如表1所示。目前为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期刊、British Machine Vision Conference (BMVC)会议等模式识别、多模态融合研究方向的审稿人。作为项目骨干或参研单位技术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多个国防预研项目。在多模态信息融合、目标跟踪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指导学生在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信息融合挑战赛——“杰瑞杯”海面RGB-T目标跟踪竞赛二等奖(全国排名第4)。除此之外,申请人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已申请自治区重点项目1项。招生信息:欢迎积极上进、基础扎实、编程能力突出,对多模态融合与感知、具身智能等有研究热情和兴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与我交流联系。 科研情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非完备信息下多源动态异构图像鲁棒融合跟踪方法(NSFC 61673270)。已结题,学术骨干。2.人...
个人简介:马锐,1996年生,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邮箱:ruima@nux.edu.cn。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与信息安全领域,包括多模态信息融合处理、数字水印、数字隐写、隐私保护等方向。科研成果:已发表各类论文12篇,其中期刊论文10篇,CCF国际会议2篇,包括TCSVT等一区TOP期刊,ACMMM等CCF A类会议。授权相关发明专利7项,包括第一作者3项。学术职务:担任 NeurIPS、ACMMM、ICME等国际会议审稿人,TCSVT、OLEN等IEEE国际期刊审稿人。其他:曾在云圣智能创新研究院担任自动驾驶AI算法研究员,并长期与字节跳动编解码多媒体实验室、腾讯优图信息安全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招生信息:1、基本素养:积极乐观、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好奇心与探索欲强。2、专业素养:数理基础扎实、代码能力突出、英语基础良好。3、专业范围: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电子信息、物理、数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
个人简介:马锐,1996年生,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邮箱:ruima@nux.edu.cn。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与信息安全领域,包括多模态信息融合处理、数字水印、数字隐写、隐私保护等方向。科研成果:已发表各类论文12篇,其中期刊论文10篇,CCF国际会议2篇,包括TCSVT等一区TOP期刊,ACMMM等CCF A类会议。授权相关发明专利7项,包括第一作者3项。学术职务:担任 NeurIPS、ACMMM、ICME等国际会议审稿人,TCSVT、OLEN等IEEE国际期刊审稿人。其他:曾在云圣智能创新研究院担任自动驾驶AI算法研究员,并长期与字节跳动编解码多媒体实验室、腾讯优图信息安全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招生信息:1、基本素养:积极乐观、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好奇心与探索欲强。2、专业素养:数理基础扎实、代码能力突出、英语基础良好。3、专业范围: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电子信息、物理、数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
个人简介:兰慧,1992年生,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邮箱:lanhui_nxu@163.com。研究方向:图像超分辨率、图像融合、视频压缩、图像水印。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TCSVT等SCI 4篇,ICASSP 1篇),第二作者发表SCI 2篇,国际专利4项,国际标准化提案3项,参研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为、OPPO企业项目)。招生信息:欢迎基础知识扎实、编程能力突出、积极好学,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和视频处理领域感兴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与我联系交流
个人简介:兰慧,1992年生,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邮箱:lanhui_nxu@163.com。研究方向:图像超分辨率、图像融合、视频压缩、图像水印。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TCSVT等SCI 4篇,ICASSP 1篇),第二作者发表SCI 2篇,国际专利4项,国际标准化提案3项,参研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为、OPPO企业项目)。招生信息:欢迎基础知识扎实、编程能力突出、积极好学,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和视频处理领域感兴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与我联系交流
简介:王凯光,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路径规划、工程优化、智能计算、进化计算、智能优化算法、元启发式算法、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参与多项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同时担任Information sciences、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t、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等期刊审稿工作。招生信息:欢迎勤奋好学、数学理论功底扎实、编程能力突出,对算法优化、智能计算、进化计算及其应用感兴趣的硕士生与本科生与我联系与我交流联系。邮箱:kaiguangwang@nxu.edu.cn。1. Kaiguang Wang, Min Guo, Cai Dai, Zhiqiang Li. Information-decision searching algorithm: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for solving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formation Sciences, 2022, 607(8): 1465-1531. (中科院一区(Top),JCR一区,影响因子IF 8.233)2. Kaiguang Wang, Min Guo, Cai Dai, Zhiqiang Li. A novel heuris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and real-world problems: People identity attributes-based information-learning search optimization,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23, 416(11): 116307. (中科院一区(Top),JCR一区,影响因子IF 7.2)3. Kaiguang Wang, Min Guo, Cai Dai, Zhiqiang Li, Chengwei Wu, Jiahang Li....
简介:王凯光,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路径规划、工程优化、智能计算、进化计算、智能优化算法、元启发式算法、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参与多项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同时担任Information sciences、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t、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等期刊审稿工作。招生信息:欢迎勤奋好学、数学理论功底扎实、编程能力突出,对算法优化、智能计算、进化计算及其应用感兴趣的硕士生与本科生与我联系与我交流联系。邮箱:kaiguangwang@nxu.edu.cn。1. Kaiguang Wang, Min Guo, Cai Dai, Zhiqiang Li. Information-decision searching algorithm: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for solving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formation Sciences, 2022, 607(8): 1465-1531. (中科院一区(Top),JCR一区,影响因子IF 8.233)2. Kaiguang Wang, Min Guo, Cai Dai, Zhiqiang Li. A novel heuris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and real-world problems: People identity attributes-based information-learning search optimization,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23, 416(11): 116307. (中科院一区(Top),JCR一区,影响因子IF 7.2)3. Kaiguang Wang, Min Guo, Cai Dai, Zhiqiang Li, Chengwei Wu, Jiahang Li....
个人简介: 徐浩,1995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2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邮箱:xuhao@nxu.edu.cn。研究方向:图像视频压缩编码,人体姿态估计,分布式编码。近两年来在多媒体,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篇,包括IEEE TMM,IEEE TMLCN等。近两年科研成果:1. Xu Hao, Tan Bin, Chen Yihao, Hu Die and Wu Jun, "Enhancing 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 With Encoder-Centric Frequency Adaptation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vol. 27, pp. 2582-2592, 2025, doi: 10.1109/TMM.2024.3521700. 2. Xu Hao, Li Ying, Tan Bin, Wu Jun and Hu Die "A Neural Network Empowered 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 Optimized for Short-Cycles in Tanner Graph,"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Machine Learning i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vol. 1, pp. 31-42, 2023, doi: 10.1109/TMLCN.2023.3279051. 3. Shen Wenxiang, Zhang BaoYe, Xu Hao, Li XiaoHan and Wu Jun, "Multi-Space Point Geometry Compression With Progressive Relation-Aware Transformer,"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vol. 26, pp. 8969-8980, 2024, doi: 10.1109/TMM.2024.3384057. 4. Li Lei, Xu Hao, Wu SuPing. Fuzzy probability points reason
个人简介: 徐浩,1995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2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邮箱:xuhao@nxu.edu.cn。研究方向:图像视频压缩编码,人体姿态估计,分布式编码。近两年来在多媒体,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篇,包括IEEE TMM,IEEE TMLCN等。近两年科研成果:1. Xu Hao, Tan Bin, Chen Yihao, Hu Die and Wu Jun, "Enhancing 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 With Encoder-Centric Frequency Adaptation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vol. 27, pp. 2582-2592, 2025, doi: 10.1109/TMM.2024.3521700. 2. Xu Hao, Li Ying, Tan Bin, Wu Jun and Hu Die "A Neural Network Empowered 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 Optimized for Short-Cycles in Tanner Graph,"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Machine Learning i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vol. 1, pp. 31-42, 2023, doi: 10.1109/TMLCN.2023.3279051. 3. Shen Wenxiang, Zhang BaoYe, Xu Hao, Li XiaoHan and Wu Jun, "Multi-Space Point Geometry Compression With Progressive Relation-Aware Transformer,"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vol. 26, pp. 8969-8980, 2024, doi: 10.1109/TMM.2024.3384057. 4. Li Lei, Xu Hao, Wu SuPing. Fuzzy probability points reason
个人简介:丁桐,1994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山东大学,国家公派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邮箱:tongding@nxu.edu.cn。研究方向:低空物联网,强化学习。近年来在物联网领域顶级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和《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4 篇,其中中科院1区期刊7篇,CCF B及中科院2区期刊2篇, Google 学术引用179次。获得各类奖励奖项十余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课题3项,省部级项目1项。招生信息:欢迎积极上进、基础扎实、编程能力突出,对低空经济、机器人、多智能体协同等感兴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与我交流联系。科研情况: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21YFE0111600),已结题,主要学术骨干:智能可持续空中地面物联网络研究,242万,2021.1-2024.9。主要负责空地物联网可持续优化算法设计,包括空地节点协同,多空中节点协同的任务负载均衡及能耗优化。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项目号NSFC 62220106004),在研,学术骨干:多域物联网系统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62万,2023.1-2027.12。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ZR2021LZH006),已结题,学术骨干:基于国产平台的轻量级安全多域超融合云技术研究,100万,202...
个人简介:丁桐,1994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山东大学,国家公派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邮箱:tongding@nxu.edu.cn。研究方向:低空物联网,强化学习。近年来在物联网领域顶级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和《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4 篇,其中中科院1区期刊7篇,CCF B及中科院2区期刊2篇, Google 学术引用179次。获得各类奖励奖项十余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课题3项,省部级项目1项。招生信息:欢迎积极上进、基础扎实、编程能力突出,对低空经济、机器人、多智能体协同等感兴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与我交流联系。科研情况: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21YFE0111600),已结题,主要学术骨干:智能可持续空中地面物联网络研究,242万,2021.1-2024.9。主要负责空地物联网可持续优化算法设计,包括空地节点协同,多空中节点协同的任务负载均衡及能耗优化。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项目号NSFC 62220106004),在研,学术骨干:多域物联网系统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62万,2023.1-2027.12。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ZR2021LZH006),已结题,学术骨干:基于国产平台的轻量级安全多域超融合云技术研究,100万,202...
个人简介:马存燕,1996 年生,工学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聚焦无人机通信与感知领域开展研究,具体方向包括:无人机轨迹优化与动态目标追踪、网络规划部署及性能分析、优化理论与机器学习在通感一体化网络中的应用。学术成果方面,近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领域内权威期刊(如 IEEE Transactions 系列)及重要国际会议(如 IEEE ICASSP)发表论文多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同时担任多个国内外核心期刊审稿人,深度参与领域学术质量把关。邮箱:macunyan@nxu.edu.cn招生信息:现诚邀积极上进、勤奋好学,具备突出编程能力与一定数学基础(尤其掌握优化理论、随机几何理论),且对无人机通信、智能感知、网络优化等相关技术有浓厚兴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专业学生,与我联系交流。近年主要研究成果:1. C. Ma (马存燕), X. Li, Y. Dong, X. Ma, C. He, Z. J. Wang. Effects of UAV Position Fluctuations on Air-to-Ground mmWave UAV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Types of Block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5. (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 8.4).2. C. Ma (马存燕), X. Li, C. He, J. Peng, K. Yang, and Z. J. Wang. Coverage Analysis of Single-swarm mmWave UAV Networks under Multiple Types of Block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72(12):7907-7921, 2024. (中...
个人简介:马存燕,1996 年生,工学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聚焦无人机通信与感知领域开展研究,具体方向包括:无人机轨迹优化与动态目标追踪、网络规划部署及性能分析、优化理论与机器学习在通感一体化网络中的应用。学术成果方面,近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领域内权威期刊(如 IEEE Transactions 系列)及重要国际会议(如 IEEE ICASSP)发表论文多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同时担任多个国内外核心期刊审稿人,深度参与领域学术质量把关。邮箱:macunyan@nxu.edu.cn招生信息:现诚邀积极上进、勤奋好学,具备突出编程能力与一定数学基础(尤其掌握优化理论、随机几何理论),且对无人机通信、智能感知、网络优化等相关技术有浓厚兴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专业学生,与我联系交流。近年主要研究成果:1. C. Ma (马存燕), X. Li, Y. Dong, X. Ma, C. He, Z. J. Wang. Effects of UAV Position Fluctuations on Air-to-Ground mmWave UAV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Types of Block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5. (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 8.4).2. C. Ma (马存燕), X. Li, C. He, J. Peng, K. Yang, and Z. J. Wang. Coverage Analysis of Single-swarm mmWave UAV Networks under Multiple Types of Block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72(12):7907-7921, 2024. (中...
个人简介:张若楠,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方向:量子启发式多源异构信息感知、推理与决策、面向人机感知共友好的多媒体处理与分析(感知、融合、检索增强等)、情感计算。曾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鹏城实验室。近年来在智能交通、遥感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SCI TOP期刊及国际会议24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银川市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已授权专利5项。目前为多个相关领域期刊、会议审稿人。邮箱:zhangrn@nxu.edu.cn。个人主页:https://zhangrn123-github-io.pages.dev/招生信息:1. 专业范围:计算机类、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信息科学类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2. 研究/开发能力:熟练的程序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3. 其他要求:对做科研工作有热情、有兴趣,自我驱动力强。科研情况: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青C)项目“量子启发式点云场景识别方法研究”(No.62506179,2026.01-2028.12,30万元); 2. 主持银川市基础研究项目“非结构场景异构信息的主动感知技术研究”(No.YCHT2025241,2025.7-2027.6, 8万元);3. 主持宁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1项(2024, 20万元);4. 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2020.9-2023.6, 5325万元)5. 参与完成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1项(2019.9-2021.8),6. 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22.01-2025.12, 60万元),科研成...
个人简介:张若楠,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方向:量子启发式多源异构信息感知、推理与决策、面向人机感知共友好的多媒体处理与分析(感知、融合、检索增强等)、情感计算。曾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鹏城实验室。近年来在智能交通、遥感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SCI TOP期刊及国际会议24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银川市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已授权专利5项。目前为多个相关领域期刊、会议审稿人。邮箱:zhangrn@nxu.edu.cn。个人主页:https://zhangrn123-github-io.pages.dev/招生信息:1. 专业范围:计算机类、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信息科学类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2. 研究/开发能力:熟练的程序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3. 其他要求:对做科研工作有热情、有兴趣,自我驱动力强。科研情况: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青C)项目“量子启发式点云场景识别方法研究”(No.62506179,2026.01-2028.12,30万元); 2. 主持银川市基础研究项目“非结构场景异构信息的主动感知技术研究”(No.YCHT2025241,2025.7-2027.6, 8万元);3. 主持宁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1项(2024, 20万元);4. 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2020.9-2023.6, 5325万元)5. 参与完成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1项(2019.9-2021.8),6. 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22.01-2025.12, 60万元),科研成...
个人简介:赵雪芬,198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青年后备拔尖人才,中国数学会、中国力学会会员,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力学季刊等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断裂力学及裂纹检测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项目3项,主持完成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邮箱:snownfen@163.com。承担科研情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62021,准晶材料接触问题的复变函数方法,2021.1—2024.12,在研,主持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62057,融合深度学习和范畴论的交互式癌症病理图像检索方法研究,2021.1—2024.12,在研,参与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62017,准晶材料接触问题的复变函数方法,2018.1—2021.12,结题,参与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62018准晶周期力学中的复变函数边值和积分方程方法,2014.1—2017.12,结题,参与5.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AC03013,压电准晶涂层结构界面多裂纹断裂问题研究,2022.1—2023.12,结题,主持6.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X2017042,滚动轴承中带裂纹准晶涂层接触问题的研究及数值分析,2017.9—2019.9,结题,主持。7.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基金项目),NGY2018-240,甜叶菊程序控制移栽一体机的开发研制与应用研究,2018.9—2020.12,结题,主持8.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GY...
个人简介:赵雪芬,198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青年后备拔尖人才,中国数学会、中国力学会会员,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力学季刊等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断裂力学及裂纹检测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项目3项,主持完成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邮箱:snownfen@163.com。承担科研情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62021,准晶材料接触问题的复变函数方法,2021.1—2024.12,在研,主持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62057,融合深度学习和范畴论的交互式癌症病理图像检索方法研究,2021.1—2024.12,在研,参与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62017,准晶材料接触问题的复变函数方法,2018.1—2021.12,结题,参与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62018准晶周期力学中的复变函数边值和积分方程方法,2014.1—2017.12,结题,参与5.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AC03013,压电准晶涂层结构界面多裂纹断裂问题研究,2022.1—2023.12,结题,主持6.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X2017042,滚动轴承中带裂纹准晶涂层接触问题的研究及数值分析,2017.9—2019.9,结题,主持。7.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基金项目),NGY2018-240,甜叶菊程序控制移栽一体机的开发研制与应用研究,2018.9—2020.12,结题,主持8.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GY...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电话:0951-2077800
邮编:750021
学院微信